篇一:守望
我想要经过这样一片麦田,那里有人在守望。望着远方,听着风吹。
多漂亮的名字啊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,未曾翻开它时竟猜想它是温暖而又美好的故事。却不曾想到少年霍尔顿带来的是那么曲折又带点心酸的旅程。
霍尔顿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16岁叛逆少年。他抽烟喝酒四次被学校开除。人们对他恶言相向嗤之以鼻。十字开头的年纪应该像表皮光滑的苹果,可他的灵魂早已腐烂。他带着一种孤独、颓然与灰冷的态度孑然一身。可在文首我看见一个不一样的霍尔顿。他是如此的温暖像一阵清风。他想用真心守护住孩子们的美好,愿他们不要如他一般堕入黑暗,永远没有忧愁的生活,不会有阴翳与绝望。霍尔顿是如此的渴求光明!
他带着浑身傲气玩世不恭,努力寻求他心中向往的天堂。为此,堕入黑暗也在所不惜。生命像一张网试图困住他心中的桀骜不羁。可他宁愿撞得头破血流也不要屈于现状。后来他离开学校独自一人久久飘零。他决定乔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,大概是太过于健全的四肢会撕裂绝对的自由。可流浪终有时,他还是回到了最初的起点,回到那个从不属于他的黑暗世界那个冰冷的空间。
文章留下的结局值得思考,但我知道霍尔顿会再次出发。如果真的有天堂请让霍尔顿进去,他比谁都要干净透彻。
我记得霍尔顿说过的话,记得那些恒久的感动。
霍尔顿说:也许有些人很可恶,有些人很卑鄙。而当我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的时候,我才知道:他比我还可怜。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,好人或者坏人。当我为一些不公与恶言相向而感到是失望时,有些不知所措和无力之感。从这段话开始我才明白,那些对他人加以伤害的人其实更可悲。所以学会宽容,别心生怨恨别以伤害回复,要做干净彻底的自己。
霍尔顿说过:在苦苦挣扎中,如果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,你会感到一种生命的暖意,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,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。这大概是最陌生的温暖吧。之后我尝试在他人悲伤时给予一声问候与关怀,将温暖分享给他人。我知道的,在日后哪个寒冷的瞬间我会得到一个炽热的拥抱。
文字仅仅由几笔几画构成,却有着那么大的力量。《麦田的守望者》将守望写得极端写得孤独。那是一种在混沌中的清醒与彷徨。这世界上总有不少的“明白人”,看透了世俗跟着名利与金钱走,而随心的则成了“怪胎”。霍尔顿只是太干净,他一腔孤勇,最后只能遍体鳞伤。时光啊真是最大的暴君!他夺走了清澈的双眼,使它混沌,使它不在明亮。所以,我喜欢霍尔顿,喜欢他的无畏。
守望是一种少有的情怀,是一种姿态又是一种期待。所以霍尔顿说,他想要一直在麦田中守望。因为想要遇见,所以我在守望。
篇二:花田中的绝唱
沐浴在晨曦中,轻捧着《花田半亩》,一缕缕阳光从指缝间漏进,照在书页上,书页上浮着朦朦胧胧一层光芒。此时的我,无暇在意漏进指缝的暖意,思绪沉浸在那片花田中,聆听着那一位美丽女孩的生命绝唱,看着她化为一只蝶,如仙子一般飘远……
那是一个经历了无数生死,又微笑面对的坚强女孩。她令人肃然起敬。
她短暂的一生,经历了颇多波折。她出生时就被医生宣布死亡,就在医护人员准备对婴儿进行最后的处理时,一声极其微弱的哭声吓了大家一跳。
奇迹就发生在这个初春的早晨——她死而复生!父母给她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——田维。
可噩运终究还是降临在她身上,初三那年,她被诊断出血癌,十万分之一的发病率偏偏落到了她的身上。从此她稚嫩的肩膀上扛起了她这个年龄承载不起的重担。
她努力与病魔做斗争,相继考上中关村中学和北京大学,在北大的校园网上创建了一个叫“花田半亩”的空间。她清新隽永,随感式的写作风格,吸引了无数或崇拜、或欣赏、或赞许的目光。一片秋叶、一汪潭水、一缕咖啡的记忆在她笔下有了生命的呼吸。但字里行间,也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,和对生活、对命运的重重拷问。
她坚持每天写博客,直至在大三那个假期,她悄然闭上了那美丽的大眼睛,永远地告别了每一个深深爱着她的人,留下了一篇篇她用真挚感情诠释的博文。
她没有怨恨上天让她命运多舛,没有怨恨母亲给她多病的躯体。在书中,她多次感激母亲,感恩生活。“我们来自偶然,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。爱你所爱的人,温柔地对待一切,不要因不幸而怨恨或悲戚。”她告诉我们心中要存着爱,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,不要抱怨生活中的不快,要包容一切。
她的生命之花虽然短暂,却也开得绚烂无比,《花田半亩》成了她生命最后的绝唱。田维和她的《花田半亩》,让我明白了“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深度和宽度”,更有了面对生活中各种困难的坦然!
在这融融暖意中,我忘不了那半亩花田,忘不了在花田中发出生命绝唱的那个女孩。在那缤纷绚烂的花丛中,那个叫田维的女孩,头戴花冠,身着长裙,披散着乌黑的长发,在芳草地上漫舞,天籁般的声音敲击人心,诉说着她生命的绝唱。她告别了凡尘,永远驻留在我们的青春里,期待着与我们心魂的相逢……
篇三:有你真的很幸福
“母亲”一个多么温暖而亲切的称呼,一个如此神圣而伟大的称呼,一个为了我们的成长倾注了毕生心血的人,在别人的眼里我的母亲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,然而在我的心里,他是一个值的我感激的人,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,有你真幸福……
朱德的母亲是一个勤劳,任劳任怨,有着朴素的阶级意识的人,我的母亲也是一个勤劳的人……
当我还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母亲早已起了床,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。母亲总是很小心翼翼的起床,轻手轻脚的穿着衣服,刷牙洗脸之后便走进厨房开始为我们做早餐,一直都是静悄悄的没有太大的声响。做了早餐便又急急忙忙的出门去买菜了……
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总是很忙碌,似乎没有一刻停息,还交给了我生活的知识和道理,母亲也是一个很疼爱的人。记得那天的夜晚,天空下着小雨,滴嗒嘀嗒的打落在雨棚上,有节奏的发出响声,风呼呼的从床窗外吹进我的房间,轻轻的把窗帘吹了起来,吹到我的脸上感觉凉嗖嗖的,空气就像是凝固着了,半夜我感到头痛,晕乎乎的,十分困难的呼吸着,我的脸烧的通红,有气无力的叫喊着在隔壁房间的妈妈,可是却没有人回答我,我不断的呼喊着,直到没有力气,我昏昏沉沉的似睡非睡,我闭上了眼睛,难过极了眼泪默默的流了出来,认为妈妈不管我了。过了一会儿,我似乎在昏沉的半醒状态中听到了些动静,想抬起头看看,可却被晕眩打了会回来,迷糊的躺在床上,这时我感到有一双温暖但却又有点粗糙的手摸了摸我的额头,便又急冲冲的冲出了房门,和关门声,之后便又是一片死的寂静。
风还是呼呼的吹着,雨下的越来越大,听哗哗的流水声。
过了很久我仿佛又听到了些动静,这时只听到了十分急促的呼吸声,和跑步的脚步声。我努力的睁开了一点点眼睛,模糊的看见一个有些湿漉漉的人,她又摸了摸我的额头可是我感到的却不是那样温暖而是冰冷,她好像说了些什么……神情似乎很紧张,然后又匆匆忙忙的出去,拿了一个碗和水杯又匆匆忙忙的跑了回来,她把我从床上扶了起来,抱在怀里,然后端起碗放到我嘴边,让我把药喝完,又把一个冰凉凉的东西放在我头上之后我便安然入睡了……
事后才知道是母亲冒雨去为我买药,还把衣服打湿了。原来她是关心我的。
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教会了我生活。她为了我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,无限的包容我,关爱我。她脸上的皱纹粗糙的手几根白色的头发见证了她为我付出的一切。这个为我付出了一切,最疼爱我的人,我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师。是她陪伴我成长,默默地为我点亮了前方的不明道路。
有你,真的很幸福……
篇四:生命的颜色
生命,是天地之间最普通却又最奇妙的东西,一株不起眼的小草,一棵青翠挺拔、直插云端的古木,一只在烂泥中酣眠的癞蛤蟆,一是生命,是宇宙间最平凡却又最美丽的诗歌,是妆点这个美丽世界的组成,无数的生命构成了这个七彩缤纷的世界,但生命的颜色究竟是什么?或者说,生命真的有颜色吗?
信步公园,远处的花儿仿佛一片火一般。那柔和、可爱的光芒已经揭示了一天又将匆匆溜过我们的指尖,漫步在春天的公园里,这一年生命的欣欣向荣与一天生命的“气息奄奄”交织在一起,说不清滋味。就像人生,虽然说不清,但那感受依然真切,就像眼前的景象,虽然矛盾,但却能让人的心头感受到那灿烂的生命颜色。
看到远山的绿渐渐亮了,身边的花朵争相开放。枝上的鸟儿奏着春的圆舞曲,这是生命的真切感受,那生命的颜色应该就是大自然的主色调“绿”了。放眼望去,那绿让人感到欣悦、希望、快乐,这就是生命的感受,是生命的颜色,但又觉得有些不妥,肃杀的寒风中,千里冰封的北国里,到何处去寻这绿呢?
将视线拉回近处,湖边还有许多光秃秃的树干,仍保留着与寒冬拼杀的伤痕,与周围的绿形成鲜明的对比,但它们没有羞愧,它们把腰杆挺得笔直,像长剑般直指天空,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与生命中的挫折困难抗争的决心。这也是生命的感受,它们突显了生命的庄重、可敬,以自己的顽强描绘了生命的颜色。是呀,绿固然能使人喜悦,但这铁一般的褐色却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。在寒风呼啸的北国,绿是难觅的,只有那铁一般的褐色用它的坚韧顽强诉说出生命的颜色。
这样似乎难以得出答案了,这两种颜色与其他色彩交织在一起,似乎永远也不知道生命的颜色究竟是什么样子。
望着远处平静的湖面,我想也许我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,所有人也早已有了答案。生命的颜色是自强不息,无论是旭日初升的红,大海碧空的蓝,还是万山连绵的绿,纯洁无暇的……它们都是生命的颜色,因为它们骨子里都有生命的底色。在残酷的生存条件下顽强斗争,到死也不放弃的精神,这就是生命的真谛。
热爱生命、珍惜生命,拿起青春的画笔,用生命的颜料和着我们的激情,以此画出我们的缤纷画卷、灿烂人生。
篇五:让人性温暖如初
亚圣孟子说:“无仁爱之心非人也,无恻隐之心非人也,无羞耻之心非人也,无是非之心非人也。”可见,只有同时具备了这“四心”,你才有资格被看作是一个“人”。
看看现实,为什么会发生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校园暴力事件?为什么会发生一桩桩惨不忍睹的虐待动物的悲剧?因为楚楚衣冠下本该温暖的人性被扭曲,被撕裂。公众的唏嘘、愤怒和斥责形成一股巨大的震荡力,我们的教育被摆放到显眼又难堪的位置,接受世人的针砭和抱怨。
客观地讲,“温暖人性”的缺失,的确让一些孩子没有形成健全的人格,在升学的高压之下采取了极端的宣泄方式。但是这种变异,毕竟只是特例,将所有的责任全部摊在“中国的教育制度”身上,是否有些偏激呢?
让我们平静下来,将目光投向我们周围吧。让我们来设想一下:如果你处在林如被殴打的现场,你会冒着被一起报复的危险去阻止这场暴行,还是会明哲保身,悄然走开?如果你遇见同学交往中的“不平等”现象,你是会站在受欺负的同学一边,还是任凭事态发展,全当没有这回事儿?大多数情况下,人们恐怕会选择少管闲事。在明明白白、清清楚楚的是非善恶之间,如果我们还不能作出清晰而果断的抉择,那么这个世界,又该拿什么来保暖?
我想起了丰子恺先生的一段话:“顽童一脚踩死一窝蚂蚁,我劝他不要。并非是我喜爱蚂蚁,想把它们捉了回去玩乐,而是害怕孩子的这一点小小的凶残之心会日渐膨胀,将来驾飞机载了重磅炸弹去残害无数的人民。”很多时候一个善意的举动并不需要犹豫,只是出自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。我们的冷漠并非天生就有,只是经历了太多的“事不关己”,渐渐丧失了去维护温暖人性的动机。
“人性的缺失”,并不全是学校的责任。真正的生命教育,应该是人与人相互交往中产生,需要自我反思,需要一些勇气和单纯。如果一句话,会伤害他人,那就不要说;如果一个举动,会刺痛别人,那就不要做。生活的春风,需要阳光来策动;人性的主流,需要柔软的温情来占领。遇见残忍不公的事,为之感到痛心,只是一种感情;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,去主动维护生命的伦理,这才是真正的善良。
世界的温暖,需要你我的真诚。再勇敢一点,用行动说话,让善良看得见,摸得着,让人性,温暖如初。
篇六:生命赞歌
星期六在家写完作业后,便打开电视机。实在没有好看的,就随便挑了一个台,中央10台的《讲述》。平时泪腺不发达的我,这次是大哭了一场。
电视里介绍的是一个四川省巴东县护士王飞越。她身患绝症,生命即将走向尽头,她很想留一点什么给这个曾经给她温暖、让她懂得爱的世界。
可是她的全身已经开始溃烂,捐献遗体是不大可能的。有一天,来探病的弟弟对她说:“姐,你的眼睛好漂亮哦。”这句话提醒了她,病床上的她顿时十分兴奋,对弟弟说:“我要捐赠眼角膜。”
她的遗愿,遭到所有人的反对,没有人能够理解她的做法。她所有的家人在她的病床前哀劝。面对劝说,王飞越含着泪说:“我这样做,可以让两个人重见光明,难道你们不能满足我这个小小的请求吗?她写了申请书,求丈夫为她签字。
字签了,王飞越松了一口气。伴随着癌细胞的扩散,王飞越的身体水肿的也更历害了。可她为了保护她的眼角膜,主动向医生提出停止用止痛药,并向医生提出在她停止呼吸时,第一时间摘掉眼角膜。在得到医生庄严的承诺后,为了能够使眼角膜不受伤,她坚决地向医院申请拔掉氧气管,终止自己的生命,用原本脆弱的生命去保全她生命最后的价值—眼角膜。
生命之花凋零,只有她的眼角膜保留了下来。而且其中的一只眼角膜,竟让三个人重见光明。她在生命最后的时刻仍然将爱和光明传播到了最遥远的地方……
在王飞越身上,我们看到生命传承的壮美。人间有爱,生生不息。她将最美丽的花传递给了他人,并为这世界流下了最美好的赞歌。
人生弹指一挥,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为这世界留下更多美好,这才是有价值的一生。我们都应该学习王飞越,即使失去一切,也要为这世界留下美丽……
篇七:读书快乐
书是我最好的朋友。它可以带给我很多知识,也给我带来美好的人生。
我以前不喜欢看书,一说到书我有点厌恶。我以前从来不看书,觉得看书太无聊了。可是现在不一样了,我现在渐渐地爱上了读书,以前我对课外书的知识一点也不懂得。我现在对课外知识知道很多,而且我觉得读书可以带给我快乐。
我现在和书成为了好朋友,我每天都和他们玩,而且把自己要做的事情都抛到九霄云外。我看书时就算有人叫我,我也没反应。我一见到书就狼吞虎咽地看起来,有时看书忘了时间。每当我看得津津有味时如果有人叫我,我会冲着他发脾气,怪他打破我的美梦。就这样看书,书,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帮助。
记得有一次,我的作文写得好,全都是看书得来的收获。我把自己在书中看到的一些好词好句都几乎用到我的作文里,才能够让我作文写得精彩。读书能够让我增加丰富的知识,“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。”莎士比亚说的。如果我不看书,就等于没有了丰富的营养品。书是永远也看不饱,读书是我生命中的一部份。如果一有书看,我就恨不得一口气把它看完,把书里所有的东西所有秘密都藏在自己的脑子里,直到永远。书对我来说非常重要,每一位作家都是靠书成才的,如果没有书,作家们怎样出名呢?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希望,我很珍惜现在的时间。
读书让我没有烦恼,而有快乐。书对我来说如生命般一样重要,如果没有书,我的生命已经没有意义了。读书给我带来的快乐无法说完,读书给我认识到课文里没有的知识。哪位作家不是读书出名的呢?就算老师也是读书长大的。读书带给我美好的回忆,也给我带来多姿多彩的知识,读书让我有很多收获。
书是我一生中最好的朋友,是我的得力助手,是让我每天在快乐中度过的好伙伴,也是我的一位随时随刻在我身边的好老师。
篇八:生命因你而美丽
生命就像一片海,时而潮起,时而潮落,然而,每个不同的瞬间都会有它独特的美,这些美,也许被编织成许多梦,领着方向,不断前行;这些美,也许是无意中流进大海的爱,即使是卷起了浪花,也会有爱的泡沫,常往心间……于是,我便成为这踏海的人,来寻找这世间所有的美。
亲情·美
父亲,我生命开始的第一位导师,他们给了我生命,给我体验一切美好事物的权利。在我的生命里,多次,我都看到父母为我的事开心过、激动过、烦恼过、伤心过,我仍能想起填报志愿的那一幕的情景。
会考和填报志愿是关键一战,注定了我能够进入好高中的重要一步。果然那一步并没有走好,而是彻底失败了。在脱离了紧张会考的心情过后,父亲与我渐渐开始迈出填报志愿的那一步。“爸,不要填,我考得上!”我自信满满的溜出了这句话,只见父亲紧皱着眉头,瞪着双眼,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,心中犹豫不决,过了一会儿,父亲终于吐出了一句话“还是问一下你班主任吧,多了解了解。”我一再回答“我考得起!可以不要填……”最后父亲没有填,在经过父亲的反复检查后,志愿书顺利上交了,父亲心中的一块沉重石头终于放了下来。时间飞逝,公布成绩的日子到了,我在家中用手机查询着,心情无比激动,可失望就在下一秒,成绩显出来了,我瞅了下,心情一落千丈,完了!考砸了!父亲迷茫的看着我,叫我给手机,我低落的走了过去,递给了父亲,父亲看着手机,一脸严肃,他无法相信我竟考成这样?我也不相信,父亲拨通了班主任的电话,我立马躲进了房间,躺在床上,蜷缩着,眼泪簌簌而下,我明白这分数意味着什么,我不敢哭出声了,哽咽的哭声似乎让妹妹发现,她坐在我身旁,安慰着我,我仍无法面对,最终在这后悔之中不知不觉地睡着了,仿佛我听见了父亲抽烟的声音,充满着惆怅。第二天,我起来后,又闻到了抽烟的气息,在房间门口,我看到了父亲在床头拿着手机、抽着烟,神情严肃,这时我才明白,父亲一夜未眠,为我的事做打算,他操心的样子,我已看了无数遍,但无知的我仍不明白,这是父母的爱,这才回头,才发现,父母已为我操心了十六年,我清晰地看见父母鬓角已出现白发,额头上的皱纹也更深了,一双粗糙的手长满了茧,他们为我满满倾注了无私而伟大的爱,父母,您们辛苦了!
最后我还是无缘高中,父亲也给我推荐了职中,他说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,努力读,无论在哪儿,是金子总会发光!”在父亲的鼓励下我下定决定,为了父母,为了自己,我一定努力读书,坚持下去!父母的爱是最美丽的,生命因你而美丽!
师情·美
老师,我生命的第二位教育导师,在我成长的路上,为我指引着正确的方向。老师,把他们所有的知识毫不吝啬的传给了我们,甚至奉献了自己一生的心血和生命,但他们从不后悔,因为他们知道,他们对学生负有责任,对自己也有相对的义务。我曾经看过很多新闻报道,“最美女教师”,虽然我已不记得她的名字,但我对于这位老师故事,仍在脑海中浮现。那一天,大群学生放学了走在马路边,马路中央车来车往,但很多学生完全不在意,就像是“走自己的路,让别人说去吧!”结果灾难还是发生了,一辆大巴车飞驰而来,可见司机并未看到前方几个小学生在嬉戏,一路向前,正在这危急时刻,一位身型瘦小的女老师上前用力推了那几个学生,车轮从老师大腿上碾压了过去,学生们没事,但老师却永远失去了双腿,多么伟大的老师,为了学生,甚至可以放弃生命,想到“最美女教师”,我也想起了我的老师们,他们给我的关心,给我的鼓励,不断地促进我成长,世界上所有的老师们,您们就像是蜡烛,在我们黑暗迷茫的道路上,您们点亮生命,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方向,指引着我们走向更美好的未来;世界上所有的老师们,您们都是园丁,一直细心地照料,孕育着可爱的花朵们,在阳光明媚之中为花朵们浇水,在风吹雨打下,呵护花朵们,老师,奉献了自己美好的青春,老师们的爱是最美丽的,生命因你而美丽!
友情·美
朋友,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。朋友,在我无助的时候,给我鼓励;在我伤心的时候,有朋友的肩膀依靠;在我烦恼的时候,我们相互倾诉。有了朋友,我的世界多了很多美好的东西。还记得我与她们的故事。她有着长长的马尾、身材苗条,长得很乖,她别号叫“阿颜”,她是我的老乡,我和她是在体育课认识的,她人很善良,而且聪明,我俩是很要好的闺密。在那次去外郊游时,我们意外地分在不同的队伍里,她说要和我一组,但名单已交了,她哭了,泪水湿润了她的衣袖,我突然心中一震,眼泪也落了下来,我们的友情很深,她总是和我谈心,一切她都不曾向我隐瞒,虽然我和“阿颜”也因为一些事而冷战,但我们很快就和解了,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不离不弃。她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。在与“阿颜”分别于初中,我心中又没有了真正的倾诉,在陌生的日子里,我再次到生命中重要的两位小伙,矮个儿叫瑶,我叫她“小黑黑”,因为她皮肤很黑,但长得很可爱,扎长马尾的叫莲,我叫她“晨溪”,那是我给她取的小说名,她俩都是学霸,学习能力超强,但她们并不是书呆子,她们也很爱八卦,很家打闹成一片。小黑黑性格很外向,爱开玩笑,而且很搞笑,莲有些内向,但她可以很外向,这是源于小黑黑的“魔力”。我们三个人总是形影不离,有说有笑,有哭有闹,不管多大的困难在面前,有了小黑黑的乐观坚强,有了晨溪的理智判断,更有了我们的同心协力和相互理解,困难只有被我们踩在脚下的份儿,朋友们感谢你们的关心和鼓励,还记得我们那个“遥远的约定”吗?相信我们离约定不再遥远。朋友的真诚是最美丽的,生命因你而美丽!
生命就像一片海,时而潮起,时而潮落,然而每个不同的瞬间都有它独特的美,既使卷起了浪花,也会有爱的泡沫……我便成为这踏海的人,来寻找这世间所有的爱。
篇九:珍爱生命
我们每个人的生命,只有一次,生命是单单属于自己的。我们对生命的了解,还远远不够!
也许,一只飞蛾也会绝地求生;也许,一粒瓜子会在墙缝中长成瓜苗;也许,一枝柳干也能重生而为挺拔的大树,在寒风中傲然挺力!也许……
这样的例子太多,根本数不完,也许……但是,生命只有一次!
生命,是多么神圣无比的。有一次,我在走廊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幕,而今都历历在目。
在走廊上,坐着三位同学,最中间的那位同学在走廊的书架上一本一本往过看,不知哪本合适,终于挑到一本十分有趣的书,我在他的脸上看到了美滋滋的笑容。他坐回原位,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书本上的一字一文,生怕丢下一句。可有两个同学却在他的左右说脏话,那位同学始终没有抬头。
这时,我想说:这两位同学,请你们不要这样,请你们不要打扰别人,更不要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,让我们更加珍惜时间,珍爱生命!
篇十:爱的脚印
秋风吹过,带走夏日的炎热,却不能带去深深烙在心中的足迹――爱的脚印。
——题记
潮起潮落,那是大海的脚印,云卷去舒,那是蓝天的脚印,日出日落,那是时间的脚印,登舟望明月,把酒问青天,爱的脚印在那里?
也许,脚印里,有幼时妈妈护你走过泥泞的亲情,脚印里,有朋友相携你走出险境的友情。脚印里还有,那些为国奉献淋漓尽致的爱。
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,迎来了盼望已久的2008年,在这洋溢着春风的2008年。却迎来了惨不忍睹的“五、一二”地震,2008年5月12日一个黑色的日子,14时28分,一个不祥的时刻,编织了感人肺腑的事迹,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爱,无尽的爱像冬日的飘雪,散在记忆的历史长空。
“宝贝,别哭,妈妈爱你,你要勇敢的活着,妈妈在另一个地方守候你。”这就是博大无丝的爱。爱的表达,爱的传递,孩子失去了妈妈,没有了母爱,是它,是它夺走的――地震。
众里寻他千百度,那人却在蹋墟下的夹缝间,“救命”的呼声连续不绝,他听到了,听到了儿子的声音,内心是无比的温暖,可他还听到了,听到了,他流泪了,他是警察,他没有救儿子,而一遍又一遍的喊“儿子挺住”爸爸一定会救你的,在他的脚下,不只是自己的儿子,无孤的孩子整个蹋墟下都是,孩子没有错,死神没有理由夺走他们的生命,他忘记风雨侵袭忘记私情,不顾一切的与生命争夺,只要有一丝生的印迹。他不顾疲劳的努力,营造希望。
一个疼痛的呻吟刺激了他的心,“对了!儿子”当他再次呼唤儿子时,儿子已经翱游天堂。那一刻,仿佛生命是如此的脆弱。那一刻,好像整个世界都是黑暗的。那一刻,命运是那样的无情。燕子去了,有再来的时候,桃花谢了,有再开的时候,杨柳枯了,有再青的时候,生命走了从不有返回的时候,此时,他好像变成一个无助的孩子。
“秋风秋雨愁熬人”厚厚的浓云修饰的昏暗的天下,他像一棵老榆树,一棵孤独的树,挑着仅剩下的几片干枯的叶子,阴郁地端祥着,任凭稀落的雨点肆意忌惮的戏弄,树干湿湿的老榆树,那是你凄凉的泪水吗?不,不是你没有流泪。
是爱,是爱渲染了一切,他的难过、痛苦、悲伤、无奈湮没于眼前的一片,他又一次走进了抗灾救民的队伍中。
这个世界因你的付出而温暖,因你宽大的胸怀,阴霾的夜空皓月常在,看吧!天边晚霞的炫丽多彩,就是你的付出。灾难无情人有情,灾难在爱的海洋里被驱除,留下了爱的避风港。
脚印里的爱温暖可亲,脚印里的爱,坚定到底,脚印里的爱,矢志不渝,泰山压顶之前,天崩地裂之后,也永不泯灭,微风吹过将脚印里的爱撒播全世界。
踏上人生的道路,有人冷落春天的第一株新绿,有人忘却夏夜的第一颗星辰,有人辜负深秋的第一片枫叶,有人忽略初冬的第一朵雪花,却永远也抹不尽,擦不掉爱的脚印。